"股市是有錢人的戰場" 這句話是錯的!
"股市是每個心態正確投資人的金礦" 這句話才對!
在股市中, 擁有什麼心態比起擁有多少錢來的重要. 畢竟, 心態就好像智慧是偷不走的, 而錢是會輸光的!
一個人如果擁有正確的心態, 與適合的工具, 證券市場就會像是你家後院的礦場, 供應你源源不絕的金礦.
兩者都沒有的人, 證券市場比較像是遊樂園的咖啡杯, 自己就像坐在裡面的人轉得暈頭轉向.
這樣的人應該要離證券市場愈遠愈好, 才不會造成無法弭補的虧損.
散戶的定義很空泛, 就好像"菜籃族"一樣, 是一種虛構的名詞, 沒有清楚的定義.
散戶, 主力, 菜籃族, 等的名詞, 只是為了將投資人分類, 方便用於解釋的一種一廂情願的說法.
散戶, 主力也不應該用有多少資金, 可以買進(賣出)多少股票來劃分.
我認為比較好的分法是[心態].
我將投資人應有的正確心態歸納為幾條規則, 方便在操作的時候警惕自己:
規則一: 要停損 (人們往往認為不要賣就不會"真的"虧)
規則二: 不停利 (許多人害怕漲太多應該會回跌, 所以先賣一些, 然後去攤平虧損的股票)
規則三: 不攤平 (許多人會死抱著賠錢的股票不放, 跌得越低買的越多, 這也是主力出貨的時候會往下倒股票的原因)
規則四: 不信名牌 (人們往往以為別人知道的比自己還多, 以為買名牌就跟買樂透一樣)
規則五: 投資不能有任何情緒
規則六: 從不說股市走多頭或空頭 (這樣能為自己保持投資的靈活性)
規則七: 我必須遵守規則一到規則六, 維持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投資心態, 才能讓自己的投資績效脫穎而出
財務報表分析與產業分析, 能透過量化的數據告訴我某一檔股票有沒有獲利空間, 是我獲勝的基石.
規則一到規則七, 比較像是個人信仰與教條, 無法量化. 然而卻是最重要的.
財務報表分析與產業分析是[工具], 規則一到規則七則是[心態].
每一條規則雖然都違反人性, 但每一條我都嚴格遵守. 為的是要凸顯出自己與一般人的不同.
因為, 一直以來我都記得一件事情:
假若證券市場真的每十個人只有一人能賺錢, 其餘九個都賠錢.
那我應該在市場中, 避免成為一個從眾的人, 並且維持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投資心態.
我幫自己操盤, 為的是能夠從中獲得樂趣, 與豐厚的利潤.
我也曾為別人操盤, 以及給他人建議.
操盤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獲取他人的認同. 對投資家來說能否獲得他人的認同一點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 能不能獲得對帳單的認同.
一般人對於操盤手存有很多疑慮, 尤其是在操盤手的操作邏輯與自己有很大出入的時候.
賠錢的時候, 他們會認為自己來都比操盤手做得更好; 賺錢的時候, 他們又會認為一切理所當然.
大多數人在面對投資的時候, 通常具有下列共同特徵.
1. 認為自己才是對的 (包括賠錢的時候)
2. 不接受他人看法 (即便自己是錯的)
3. 經常用數周, 數天, 甚至是隔天的股市行情, 來驗證自己的看法, 並藉此否定他人看法.
4. 賺錢的時候對任何事情都很樂觀, 覺得自己的看法都是對的. 賠錢的時候卻鮮少坦承自己的錯誤.
5. 一筆交易如果賺錢, 往往在收盤後隔天就被遺忘了, 賠錢的時候卻一直耿耿於懷, 痛苦不堪.
6. 這樣人執著於從前一次失敗的標的中扳回一城. 這種執著往往會讓他們做出攤平的決定.
這樣的特徵通常源自於: "不認錯", "不認輸"
這就是投資的偏執性.
我想這是因為金錢是一種個人具有完全支配權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的錢做任何決定.
就算這筆交易是賠錢的, 賠在自己手上總比賠在他人手上要好.
許多投資人都有類似下列的經驗, 曾將每一筆投資失敗怪罪於:
1. 因為地震導致股市大跌.
2. 前晚國際盤表現不佳, 導致台股大跌.
3. 全球氣候異常, 導致原物料價格升高, 通膨隱憂再起, 致台股大跌.
4. 戰事頻傳, 石油供給吃緊, 導致台股大跌.
5. 外資賣股倒貨, 大盤表現不佳, 導致自己的持股被拖累. 外資怎麼把權值股當提款機.
6. 公司經營不正派, 發布錯誤資訊, 害我投資虧損.
7. 那個誰誰跟我講的內線, 亂說一通, 真被他害慘了.
8. 上次老師說的某支股票, 結果害我賠慘了.
許多投資人也常會將自己的失敗怪罪於 原物料, 國際盤, 戰事, 天災, 大盤, 政策, 景氣, 甚至是怪罪內線不準...
並且將所持有個股的漲與跌與這些事件任意做連結.
然而,
每個人都很清楚, 每一筆單都是自己下的, 而大多數人卻從來不會怪自己.
人們也會因為自己的情況與他人相仿, 而感到安慰許多.
危險的是, 這樣將更容易忘記(或原諒)自己先前所犯的錯誤.
大盤永遠都不會錯, 只有自己才會犯錯!
人們都會犯錯, 身為專業的投資人要容許自己犯錯的可能性.
這邊要強調的是, 當遇見賠錢的交易, 立即承認錯誤(停損)才是最重要的!
獲利總是能自己招呼自己, 而虧損則做不到.
不承認錯誤的人, 他們對於所犯的錯誤不會有任何反省, 也就難有經驗的累積, 這將導致相同的錯誤一再發生. 就算在股市中打滾數十年, 累積的將只是一堆無效的經驗.
證券市場並不是誰的年紀愈長誰的經驗就愈豐富, 證券市場從來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證券市場對投資人的基本要求是[心態], [工具], 還有[紀律].
我經常放在心中的四件事情:
1. 有license的未必是大師, license最大的用處是讓分析師保有穩定的飯碗
2. 年長者未必是經驗老到
3. 許多著名的操盤手都沒有license, 他們在年輕時就保有正確的心態, 不斷的犯錯與改進, 並且都在年輕時致富
4. 要成為一位成功的操盤手, 得先學會賠錢, 並且做到讓虧損像是呼吸一樣自然, 沒有心理負擔
證券市場最有趣的地方在於 "市場處處充滿著機會".
基於這樣的理由, 投資人更沒有理由執著於虧損嚴重的個股.
我經常犯錯, 經常賠小錢, 但我總有辦法能將賠掉的錢數以倍計的賺回來.
不斷地嘗試與驗證每個機會, 搖擺於獲利與虧損之間, 將獲利極大化, 虧損極小化, 就是投資帶給我最大的樂趣.
共勉之
W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